【超好看】《绝杀慕尼黑》 燃到全场鼓掌!!

都说体育题材难拍,因为其对导演的调度、演员的专业、节奏的控制、音效的配合等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。

所以,体育片拍摄本身,其实就是一项体育竞技,拍砸了,彻底输;拍好了,赢到底。

此前,2011年汤老师主演、以MMA(综合格斗)为题材的美国片《勇士》,在豆瓣被超10万人评出8.9分;

2016年米叔主演、根据印度女性摔跤选手在英联邦运动会夺金真实事件改编的《摔跤吧!爸爸》,在内地狂揽近13亿票房。

而《绝杀慕尼黑》,曾在俄罗斯本土豪取30亿卢布票房(以当前汇率计约合3.2亿人民币),其制作人,是享有“俄罗斯斯皮尔伯格”美誉的尼基塔·米哈尔科夫。

这部根据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,苏联队与美国队争夺男篮冠军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,究竟为何能成为俄罗斯近年的电影标杆?

篮球教练加兰任在陪轮椅上的儿子练球时,远距离轻松投球入篮,场景一转,办公室内,苏联体育官员正在讨论更换国家男篮教练事宜。

一个球,展现心理素质与技术实力;一场会,交代国家队面临重要变更的时势。球与会的交织,顺理成章将本片主角加兰任推上国家队教练的位置。

除了教练,换新后的国家队队员,萨沙、谢尔盖、保劳斯卡斯等,以及萨沙女友亚历山德拉、苏联体育官员基里申科等,都在具有鲜明个性的同时,与其他角色的命运生动交织在一起。

其中包括1971年欧洲锦标赛、与美国大学生队的训练赛、与美国街头黑人的“赌博”赛,以及重中之重的慕尼黑奥运会决赛。

在比赛中间,《绝杀慕尼黑》还穿插了两个重要部分,即教练和队员的日常生存与情感,以及比赛之外的艰苦训练。

导演安东·梅格尔季切夫聪明地在各场比赛中间,插入训练场景,以展现队员如何获得肘部、腿部乃至全身肌肉的过人力量。

镜头不断快速滑过健康肤色上滚落的汗水,同时机敏地寻找肌肉强力搏动的线条,从而将竞技体育的健美精神,激情地注入观众的神思之中。

所以在比赛与训练之外,影片以足够的情节与细节,刻画了教练与球员的日常,以塑造在竞赛中支撑他们拼搏到最后一秒的,“魂”。

回到苏联,萨沙以有了其他喜欢的人为由,拒绝与身穿婚纱的女友亚历山德拉登记结婚。

此时,忧伤的苏联风情音乐中,镜头后拉,亚历山德拉越来越远,镜头与亚历山德拉之间,一场幸福的婚礼正残忍地行过。

这是一个充满设计感的场景,它同萨沙那简短清晰的分手措辞一起,证明萨沙除了篮球,已别无归路。

球队中坚谢尔盖(影片正是以他的回忆录为基础改编)因妹妹结婚,要回格鲁吉亚,加兰任便将整个球队搬到当地,一面参加婚礼,一面训练球队。

此时,影片借展现谢尔盖重视家人的性情,刻画加兰任对球队每一位成员的重视。

格鲁吉亚优美的自然风光中,影片难得拥有一次短暂的舒缓节奏,在这舒缓里,依然饱含足够的情感信息量。

而加兰任在家庭与球队之间的不断抉择、取舍,则令他的精神始终处于高压状态,甚至一度严重到让比赛结果成为自己的精神盲区,正是这种高压,使他自己,也使观众,一直处于紧张之中。

“避免牢狱之灾”、“保住饭碗”、“证明自己”……竞赛场外,教练、队员、官员,每个人都有自己集中精神的理由。

场上的每一个行为、每一种运动、每一次呐喊,在场外高热量的人生中都有所对应。

当然,《绝杀慕尼黑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影片用了约40分钟来进行美苏篮坛大战的艺术性还原。

此时,对9名以色列运动员的绑架及撕票,也从另一个令人倍觉惊悚的维度,呈现出奥运会这一国际赛事的复杂。

但正如片中所说,“体育本身是纯净的”,而“篮球则是一项绅士运动”,所以最终,苏美之间的男篮决赛如期举行。

3月的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,通过镜头在歌手与观众、全景与特写、往事与现场之间的不断转切,以及细致到钢琴上一只水杯的置景、音准到皇后乐队每一次声音的吐息,对1985年Live Aid演唱会进行了历史再现。

而《绝杀慕尼黑》同样在这场决赛中,花式运用繁复的电影语言,从而使现场显出一种艺术性逼真还原。

观众视线随镜头引导,在赛场的高空、中空全景和低空近景之间,肆意而清晰地穿梭。

这种穿梭充满力量,因为无论高、中、低,教练的紧张、球员的运球控球投球、苏美两国观众的呐喊助威,都使镜头处于高速运动之中。

这种镜头运动,恰好与球场比赛双方的角力,形成视觉与力量的统一,从而使整场比赛充满观赏性与临场感。

影片特意精选一家美国医院、一个苏联家族、一些身在国内的苏联体育官员、一群美国街头的篮球小子等多个场外观战代表。

他们的身份、立场、利益驱动等各不相同,却代表性地击中了当时苏美两国关注奥运赛事的各个阶层,从而使整场比赛真正进入两个国家的体育实力对决之中。

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中,镜头特写曾推近到皇后乐队主唱弗莱迪的胡子与嘴唇,由此令观众感受音乐的饱满涌动。

《绝杀慕尼黑》则在特写运动员神情、肌肉、汗水等基础上,更进一步,将特写推近到固定观众激情澎湃的脸上。

显然,影片是想告诉我们,球赛从来不只是球员缔造的传奇,观众也深入参与其中。

比如美国队赛况堪忧时,美国观众即齐唱国歌声援,这对于苏联队不啻一种精神刺激。

《绝杀慕尼黑》一面在紧张、快速的镜头运动中,见缝插针捕捉球员发檐下蒸腾的热汗、腿上强健的筋肉、倒地时痛楚不堪的表情等。

通过这些细节,实则意在突显缜密的画面信息,强调球员的积极对战与临场应变。

同时在这些特写的间隙,技巧十足地向观众传达篮球竞赛那微妙的规则(比如美国队员一度避过篮球赛对身体部位的某些规定,将球赛变成了片中所言的“拳击赛”)。

另外,影片在这场比赛的现场,选择萨沙女友亚历山德拉、两名情绪激动的美国男性、一名年轻的美国姑娘等,以在看台的人潮中电光火石般特写两国观众的临场情绪。

直到最后的三秒绝杀,导演运用一个情绪渲染功能极强的“子弹时间”,在高潮中收束这场史上最经典也最富争议的篮球赛。

场内、场外、美国、苏联、球员、教练、观众……一切都在子弹时间中以夸张的姿态静止,直到萨沙投进翻转比分的决定球。

《绝杀慕尼黑》所传达的“最后三秒,仍可翻盘”的精神,却能跳出篮球竞赛的框架,放之人生的任一时机皆可参考。

其实,对比影片正片及片尾放出的比赛真实录像,可以明显看出,至少在这充满争议的最后一球中,电影创作者在投篮动作的优美性、力量性,以及现场的情绪磁场上,都进行了艺术性加工。

然而,回想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及当时历史的种种,将这些背景引入现场的千钧一发之中,已经不难体会体育历史对人类精神的一种精准投喂。

网友评论:意外好看的青春题材,在国产青春片影史里绝对排得进前三。八月长安的ip改编真是上一部成一部。陈飞宇意气飞扬的样子像极了学生时代诸事顺利的余淮,闪闪发光的少年谁又能不爱呢?!

网友评论:我觉得这部电影激发了我对日本动画的兴趣……预言难以表述我的感受,怪诞,温暖,治愈……总之,这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好的动画(为什么我现在才看!)

网友评论:老版《黑衣人》之所以成功,关键在于两点,一个是两位主角间火花十足的互动,一个是对“外星人管理局”这个天马行空设定的脑洞展开。值得肯定的新作对于两点都继续发扬了,“废柴大佬”+“天才菜鸟”的组合很有新意,而且西装衬衫的锤哥也太hot了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You May Also Like

More From Author
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
Add yours